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在这个观察家们认为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的吸引力已经今不如昔的世界上,经济规模很重要

马克•泰列维尔(Mark Thirlwell) / 文

过去两周里,我在东亚作了一圈学术访问,期间听到不少人谈论“金砖四国”经济发展模式(“金砖四国”指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颇感意外。我很难理解,这几个差别巨大的国家怎么能够提供一个共同的发展模式。

然而,在更仔细地聆听了人们的言谈之后,我意识到,对于他们而言,“金砖四国”模式就是,“经济规模足够大,能够依靠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由于人们担心美国消费需求会长期疲软,世界经济中又出现了“出口悲观论”。拥有巨大的国内市场就成了重要的积极因素。

我在这次访问中还注意到另一个现象,其中也明显体现了人们对世界经济的上述认识。这个现象就是,人们对印尼经济前景的乐观情绪在增长。当然,这种乐观情绪在很大程度上缘于印尼政治上取得的发展,但是也反映了经济现实。与本地区许多其他经济体相比,全球制成品贸易量剧减对印尼的冲击较小,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印尼成为目前本地区表现较好的经济体之一。

但是,对印尼经济前景的乐观情绪也反映出“大即是美”的看法:在这个观察家们认为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的吸引力已经今不如昔的世界上,经济规模很重要。

实际上,已经有人提出,印尼应被纳入“金砖四国”——当然应改称“金砖五国”。这会是一个 “回到未来”的趣事。因为在提出“金砖四国”概念之前,世界银行曾有一个“五大国”的提法,指的就是巴西、中国、印度、印尼及俄罗斯。受1997年至199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印尼退出了这个“来自新兴市场的竞争者”队伍。随着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演变,印尼又回到了竞争者行列。■

作者为澳大利亚罗威研究所国际经济研究部主任

(翻译:钟良)

话题:



0

推荐

罗威专栏

罗威专栏

3篇文章 14年前更新

澳大利亚罗威研究所(Lowy)专栏

文章
  • 个人分类
全部文章 3篇
  • 文章归档
2009年 3篇